台基、踏道、栏杆、铺地

2020年11月06日 02:10  点击:[]

7 台基、踏道、栏杆、铺地

7.1台基

  台基最早的目的是防御潮水,后来则出于外观及等级制度的需要。

  台基最早的形式为新石器晚期的夯土台基。

  周代开始出现高台建筑,台基发展到达顶峰。

  南北朝开始,台基依照使用功能和外形,可分为普通台基和须弥座二类,一般房屋用单层,隆重的殿堂用2层或3层。

① 普通台基(图1-114)

  早期台基全部由夯土筑成,后来才在其外表面包砌砖石。东汉的台基除外包砖石,还具有压阑石、角柱和间柱。南北朝至唐代的台基常在两侧错砌不同颜色的条砖,或贴表面有各种纹样的饰面砖。宋式做法以石条为框,间嵌砌条砖或虎皮石。清式做法则较为复杂,砌砖或陡板石,与角柱齐平,上再盖阶条石,加放一附鼓镜的柱顶石。

② 须弥座

  须弥座是由佛座演变来的,形体与装饰比较复杂,一般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及塔、幢的基座等高级形制。目前所知最早出现于北朝,开始形式简单,仅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的束腰组成,没有装饰;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卷草纹饰以及力神、角柱、间柱、壶门等,造型日益复杂。唐代须弥座更加华丽,装饰性很强,开始出现花砖和雕刻。五代、两宋、辽金更上一层,在壶门中雕刻佛像、伎乐人物。元代起须弥座趋向简化,束腰的角柱改成“巴达玛”(蒙语“莲花”)式样,壶门及人物雕刻已不大使用。明、清的须弥座上、下部基本对称,且束腰变矮,莲瓣肥厚,装饰多用植物或几何纹样。

                           须弥座

 

7.2踏道

  踏道是用以解决具有高度差的交通设施,形式大致可分为阶梯形与斜坡式两种。

  使用材料有土坯、石、砖、空心砖等。

① 阶梯型踏步

  阶梯型踏步在新石器时期的半穴居建筑中已得以运用,直接挖土而成,后来逐渐使用了夯土。东汉出现在踏踩两旁置垂带石的踏道。

  阶梯型踏步的布置,可位于室内或室外,也可用单阶、双阶或多阶等形式。

  踏跺的高宽比例一般是1:2,特殊情况下可1:1。

  阶梯踏步侧面的三角部分称为“象眼”,在宋、元时砌成逐层内凹的形状,明代以后平砌。

  “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一般见于住宅或园林建筑。其形式较自由,或将踏面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或用天然石块堆砌成不规则形状。

② 坡道

  坡道分为礓䃰(慢道)和辇道(或称御路)两种。

  礓䃰是以砖石露楼侧砌的斜坡道,可以防滑,一般用于室外。城门礓䃰高与长之比为1:5,厅堂礓䃰为1:4。后者又可作成由几个斜面组合的形式,称为“三瓣蝉翅”或“五瓣蝉翅”,也有将磁凛置于二阶级形踏道之间的。

  辇道则倾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常与踏踩组合在一起。汉代文献中就有“左城右平”的记载,“平”指斜平坡道;“城”指阶级形踏躁,陕西西安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中也有这样的形式。在唐宋时在辇道上雕刻云龙水浪,其实用功能逐渐被装饰化所取代。

 

7.3栏杆(勾阑)

  木构的直栏杆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聚落遗址中已出现。

  周代铜器上有卧棂栏杆的表示,到战国发展为实心矮墙。

  汉代勾阑由望柱、寻杖、阑版组成,望柱头有装饰;阑版纹样分为直、卧棂、斜格、套环等。

  南北朝石刻中出现了勾片造阑版。唐代木勾阑式样更为华丽,增添彩色图纹。

  宋代沿用唐制,一般用一层阑版的“单勾阑”;也有二层阑版的 “重台勾阑”。

  宋以前木勾阑的寻杖多为通长,仅转角或结束处才立望柱。分为“寻杖绞角造”(木寻杖在转角望柱上相互咬合挑出)“寻杖合角造”(寻杖在转角望柱收口)。望柱的断面有方、圆、八角、多瓣形(瓜楞);柱头式样有莲、狮、卷云、盘龙等。

  用于石栏结束处的抱鼓石,最早见于金代,现存实物以明、清为多。

  园林建筑的栏杆处理活泼自由,石栏形体低而宽,沿桥侧或月台边布置,可兼作坐凳,称为坐槛,造型轻巧,栏版变化多。

                                   明清勾阑实物图


7.4铺地

① 室内铺地

  最早在原始社会用火烤的方法使地面硬化,以隔潮湿。周初开始在地面抹一层由泥、沙、石灰组成的面层,晚周已出现铺地砖,用圆钉固定垫层。春秋、战国的地砖,底面四边有突楞,正面有米字纹、绳纹、回纹等。秦代有截面为平行锯齿纹的地砖,其长边留有子母唇,以供搭接。汉墓中铺地形式可多达数十种,一般均用方砖或条砖,东汉墓中已出现了对缝做法。唐长安大明宫地砖侧面已磨成斜面,正面几乎看不到灰缝,同时增强砖地摩擦力。宋代起砌砖普遍使用了石灰,使防水性和粘着力都大有提高。

  室内铺地多用方砖或条砖平铺,一般对缝或错缝,在殿堂等高形制建筑中,为了防潮,先在地下铺设多层防水,再铺设一层大方砖或小砖,最后在表明放置“金砖”——经过桐油浸泡、表面磨光的大型地砖。

② 室外铺地

  至少在新石器中期已使用了卵石铺砌的室外路面,西周中期以卵石竖砌室外散水,秦汉时又在卵石两侧砌砖,使散水不易被冲散,唐代开始全用预制的地砖。在此体现出我国传统建筑,无论室内外均重视地面排水。

  铺于室外的地砖既为了防滑,又起着保护路面、装饰美观等作用。为此,砖之表面多作成各种花纹,常见的如秦代的回纹、汉代的四神纹、唐代的宝珠莲纹等。明、清在住宅及园林庭院中又利用各种建筑废料,如碎砖瓦片、废陶瓷片、卵石、片石等,以组成多种构图,如几何纹样、动植物、博古等等,江南苏州一带称之“花街铺地”,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值得大力继承推广的优秀建筑传统手法。

                                   殿堂金砖

上一条:墙壁 下一条:小木作——门窗、家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