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结构类型

5.3.1、木结构

① 木构抬梁、穿斗(图3-66)与混合式

1) 分布地:北京、江浙、皖南、江西、湖北、云南、四川、湖南、贵州等。

2) 北方多采用抬梁式,以北京四合院正房为代表。

3) 南方多用穿斗式,如云南白族住宅的主体部分。

4) 抬梁、穿斗两种技术在汉代已经成熟,此后在住宅中运用普遍,范围广。

5) 彝族住宅构架用穿斗而不落地,形成木拱架;皖南、江浙、江西一带的住宅中,山墙边贴用穿斗式,增强其抗风性能;明间为使空间开敞、庄重,使用抬梁、穿斗混合式。

 

 

图3-66抬梁式构架(左)与穿斗式木构架(右)

 

 

② 竹木构干阑式(图3-67)

  分布地: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僮侗语族地区各少数民族

  干阑是以竹、木梁柱架起房屋为主要特征,分布广,主要用于潮湿的山区或水域。

  南方一直大量使用干阑式建筑,北方则自汉代以后已较少,东北清代仍有一种用作仓房的干阑建筑,距地较矮,为隔潮之用。

  西南西双版纳傣家特点:架空居住面,大出檐,墙面向外倾斜,披檐穿插,墙面少开窗或不开窗,构成自防热体系。

  楼面架空的作用:避免贴地潮湿、有利楼面通风、防避虫兽侵害、便于防洪排涝

③ 木构井干式(图3-68)

  分布地:东北、云南等林区

  采用井干壁体作为承重结构墙,在东北、云南地区普遍做法为木垒墙壁的住宅。

  采用端部开凹榫相叠,但因受木材长度限制之故,通常面阔和进深都较小。

图3-67竹木构干阑住宅示意图

说明: 云南丽江井干式民居

图3-68木构井干式住宅示意图

 

 

 

 

 

 

 

 

 

 

 

 

④ 砖墙承重式(图3-69)

  分布地: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在汉代,砌砖技术已很发达,但砖普遍用于住宅砌墙是在明代,在北方形成和普及了硬山式住宅,代表为四合院住宅建筑。

 

⑤ 碉楼(图3-70)

  分布地:西康、青藏高原、内蒙古

  碉楼与山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多分布于西南一带边疆,在汉时或更早已有。

  碉楼用材为板岩或片麻岩构造,易剥落加工,取石方便。

  碉楼的外墙采用厚实的石墙,内为密梁木楼层的楼房,楼层则用土来作面层。

图3-69砖墙承重式——山西晋中王家大院硬山建筑群

图3-70西藏碉楼

 

⑥ 土楼(图3-71)

  分布地:福建、广东、赣南等。

  这些地区土质多属“红壤”或“砖红壤性土壤”,质地黏重,韧性较好,可夯筑高大楼墙。

  这些地区山地盛产硬木、竹林。硬木用于建房,竹片作为建筑拉筋,与砂石、石灰共筑。

 

⑦ 窑洞(图3-72)

  分布地:豫西、晋中、陇东、陕北、新疆吐鲁番一带。

  窑洞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

  窑洞以天然土起拱为特征,陇东、陕北的窑洞拱线接近抛物线形,豫西则多为半圆拱。

图3-71 附件安县土楼——二宜楼轴测图

图3-72山西李家山村窑洞

 

 

 

 

 

 

 

 

 

 

 

 

 

 

 

⑧ 阿以旺(图3-73)

  “阿以旺”维语意为“明亮的住所”,指屋顶上带有竖向天窗的房间。

  分布地:新疆南部

  阿以旺住宅的特点:

1) 平面布置极为灵活,可纵横自由延伸,外墙普遍不开窗,屋顶均为平顶,空间组合不受外墙和屋顶牵制,

2) 布局以阿以旺为中心,阿以旺通过天窗采光,是全宅最明亮、装饰最讲究的房间,它是全宅公用的起居室,也是待客、聚会和歌舞的场所。

3) 居室分夏室(外室)、冬室(内室),夏室面积大,靠近阿以旺,通风采光良好。冬室面积小,很封闭,靠屋顶开小洞通风。

4) 空间组合没有明确的轴线和对称要求,没有正规的朝向。居室布置灵活,无上房下房,正房偏房之别。

5) 常在宅内设“阿克赛乃”,即将部分屋顶敞开,形成局部露天的房间,类似闭合的室内天井院。

6) 结构为木柱,梁枋加斜撑承重,铺密椽平顶,外墙砌厚干土墙,室内辟各式壁龛、龛炉,装饰集中于木柱外廊廊檐、阿以旺内柱柱身、柱头和天花雕饰。

 

⑨ 毡房(图3-74)

  分布地:内蒙古、新疆

  毡房主要是以游牧生活为主的牧民居住的建筑方式,取其逐水而居,迁徙方便之利。

  毡房搭建方便,构造简单。架设时,地面铲去草皮,略加平整,依毡房大小在地面浅挖槽线,然后将用皮条绑扎枝条的骨架围合竖立成壁,再将一伞状拱起网架置于上,节点与竖直骨架交接处,用皮条扎紧,于外被羊皮或毛毡,用绳索束紧即成。

  毡内地面为防潮湿,铺沙一寸或铺干羊粪一层,上再铺皮垫、毛毡。

  毡顶伞形骨架中心为一圆形孔洞,白天掀掉毛毡可采光。入口矮小,需弯腰方能入内。

图3-73新疆阿以旺民居建筑

图3-74内蒙古毛毡

 

⑩ 云南“一颗印”(图3-75)

  “一颗印”是云南昆明地区汉族、彝族普遍采用的一种居住方式,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而成正方如印的外观。

  “一颗印”的主要特点:

1) 正房、耳房毗连,正房多为三开间,两边的耳房,有左右各一间的,称“三间两耳”,有左右各两间的,称“三间四耳”。正房、耳房均高两层,占地很小,适合当地人口稠密、用地紧张的需要。

2) 大门居中,门内设倒座或门廊,倒座深八尺,“三间四耳倒八尺”为最典型格局。

3) 天井狭小,正房、耳房面向天井均挑出腰檐,正房腰檐称“大厦”,耳房腰檐和门廊挑檐称“小厦”,大小厦连通,便于雨天穿行。

4) 正房较高,用双坡屋顶,耳房与倒座均为内长外短的双坡顶,长坡向内,短坡向外,可提升外墙高度,有利于防风、防火、防盗

5) 建筑为穿斗式构架,外包土墙或土坯墙。正房、耳房、门廊的屋檐和大小厦在标高上相互错开,互不交接,减少了漏雨的薄弱环节。

6) “一颗印”独门独户,高墙小窗,空间紧凑,体量不大,小巧灵便,无固定朝向,可随山坡走向形成无规则的散点布置。

图3-75云南白族民居“一颗印”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