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特点及构成规律

建筑群体组合艺术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色与成就。宫殿、陵墓、坛庙、衙署、邸宅、佛寺、道观等都是由众多单体建筑组合而成的有机的整体。

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庭院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的生活环境。庭院是房屋采光、通风、排泄雨水的必需,也是种植花木以美化生活,以及人们室外活动的场所。


3.1庭院的围合方式

庭院的围合方式大致有三种:

① 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

② 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通常称之为“廊院”;

③ 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座,前设院墙与院门,通常称之为“三合院”;如将前面的院墙改建为房屋门屋”或“倒座”),则称“四合院”。

在园林中常采用庭院来组成小景区,形成园中安静的一隅,这种庭院和围合方式就非常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可任意设计(图1-6)。

建筑群的功能多样、内容复杂时,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将轴线延伸,并向两侧展开,组成三条或五条轴线并列的组合群体(图1-7上)。但其基本单元仍是各种形式的庭院。

另一种总平面形式是纵横轴线方向都作对称布置,常用于最庄重严肃的场所,如礼制建筑中的明堂、辟雍、天坛、社稷坛、地坛以及汉代的陵墓等(图1-7下)。


3.2庭院式组群布局特点

①突出内向性的布局。空间聚合功能,适和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安静、私密性强;气候调节功能,围护墙——遮阳、挡风内院——采光、绿化。形成小气候。防护戒卫功能;内部开敞、相互照应——外部封闭,含蓄、对街立面影响不大;伦理礼仪所需:主从、正偏关系。

② 突出“亦内亦外”的复合空间,突出建筑空间的艺术表现力

③ 突出建筑艺术的时空性

1) “离散型”:中国建筑一—历时性观赏

2) “集中型”:西方建筑一一共时性观赏

④ 突出“门”的铺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