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园林

4.2.1皇家园林概述

  皇家园林具有多种用途(图3-51),主要功能有起居、骑射、宴游、祭祀、朝会等。

  这些苑固的规模都很大,园内设有许多离宫及其他各种设施。


图3-51北京园明园复原四景图


总体布局宏大,因地制宜,居住与游乐区分。

  清代帝苑一般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居住和朝见的宫室;另一部分是供游乐的园林。

  宫室部分占据前面的位置,以便交通与使用,园林部分处于后侧,大体都作如此布置。

  皇家园林堂皇壮丽,大木构件比例基本是官式做法,常有庙宇布置在苑中,成为重要的风景点或构图中心。

  一些塔殿楼阁作为苑中的中心建筑,体量与尺度都很高大。


皇家园林是宫殿的补充,布置自由。

  由于其政治和生活上的要求而产生特定的建筑布局与形式,和一般宫廷建筑不同。

  苑囿建筑除朝会部分外,其他多较活泼,随宜布置,亲切轻松,建筑体量小巧,式样变化多,紧密结合地形。

  屋面以灰瓦卷棚顶为多,常不用斗拱,装修简洁轻巧,或不用彩画,即用也较素雅。


理景指导思想:以划分景区的模式处理大尺度,布置园中园,并写仿各地名园。

  清代院囿理景的指导思想是集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中。

  根据各园的地形特点,把全园划分若干景区,每区再布置各种不同趣味的风景点和园中园,圆明园有40景,每景都有点景的题名。

  理景采自西湖10景等江南名胜风景区的理景办法。


用建筑物控制中心位置与轴线,通过围绕湖面的闭合环路与远眺视线,塑造无界感。


局部的人工手法,与开放的、大尺度的自然风景结合,艺术性地改造自然界。

  在苑囿中也运用我国传统的叠石手法,在一些园中之园的小范围中运用。

  大范围内主要还是依靠堆土来形成山丘涧壑的地形起伏,再适当与真山相结合的办法。

  花木配植也因园林规模大而多作群植或成林布置。

  由于苑囿规模大,又根据自然山水改造而成,因此各园都巧于利用地形,因地制宜,形成各自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