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建筑

 

 

1.1近代中国建筑发展概述

1.1.1 近代中国建筑的历史背景

当中国建筑处于近代发展时期时,世界史已经进到近代后期和现代前期,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度转型期。

这个转型进程的主轴是工业化的进程,也交织着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的进程。处在这种转型初期的中国近代的建筑,呈现整体性变革和全方位类型。

近代中国建筑发展,自然深深地受制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导致发展部平衡性,其最主要、最突出体现就是近代中国建筑没有取得全方位的转型,明显呈现出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局面。

新建筑体系是近代化、城市化相联系的建筑体系,是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建筑体系。新建筑体系的形成有两个途径:一是从早现代化国家输入和引进的;二是从中国原有建筑改造、转型的。新建筑体系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新事物,是近代中国建筑史研究的主要内涵。处在现代转型初期的近代建筑,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

图4-1广州“十三夷馆”                         图4-2北京西什库教堂(1866)

 

1.1.2 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建筑所指的时间范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止。中国在这个时期的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过渡时期,这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一个急剧变化的阶段。

清王朝的闭关政策阻挡了西方建筑的传入。一直到19世纪中叶,除了北京圆明园西洋楼、广州“十三夷馆”(图4-1)以及个别地方的教堂等少数西式建筑外,中国基本上没有接触西方近代建筑文化。鸦片战争后,各种形式的西方建筑陆续出现在中国土地上,加速了中国建筑的变化。

 

近代中国建筑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 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

这是西方近代建筑开始传入中国的阶段,主要有两方面的新建筑活动。

一方面是帝国主义者在中国通商口岸租界区内大批建造各种新型建筑,如领事馆、工部局、洋行、银行、住宅、饭店、教堂建筑等(图4-2)。这些建筑绝大多数是当时西方流行的砖木混合结构房屋,外观多呈欧洲古典式,也有一部分是券廊式;后者是西方建筑传入印度、东南亚一带,适应当地炎热气候而加上一圈拱券回廊,当时称为“殖民式建筑”。

另一方面是洋务派和民族资本家为创办新型企业所营建的房屋,这些建筑多数仍是手工业作坊那样的木构架结构,小部分引进了砖木混合结构的西式建筑。

② 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末

在这一时期,近代建筑活动十分活跃,陆续出现了许多新类型建筑,如公共建筑中形成的行政、金融、商业、交通、教育、娱乐等基本类型建筑形式主要仍保持着欧洲古典式(图4-3)和折中主义的面貌。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建筑师,国内的建筑教育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并陆续成立了“上海建筑师学会”等组织。建筑形式大体上从“折中主义中国固有形式”向“国际式”现代建筑的趋势发展。

③ 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末

从1937-1949年是中国近代建筑的停滞时期。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建筑业处于萧条状态。

图4-3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1907)

 

1.2近代中国城市的变化及各类城市的特点

1.2.1近代中国的城市转型

  中国近代城市转型,既发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也受到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驱动;既有被动开放的外力刺激,也有社会变革的内力推进,是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这里,主要从通商开埠、工矿业发展和铁路交通建设三个方面来考察。

① 通商开埠

  通商口岸成了近代中国的开放性市场,口岸城市因商而兴,口岸城市面积扩大,人口集中,人才集聚,文化集约,市民生活方式嬗变,市政建设率先传入和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城市建筑也得风气之先,最先传入和引进西方近代化的建筑类型、建筑技术、建筑风貌和建筑管理制度。

② 工矿业发展

  工矿业的发展对于近代中国的城市转型起到了多方面的推进作用:

  一是促使一部分通商口岸从商业城市演进为工商业综合型城市。

  二是促使一部分开埠的或未开埠的省城、府城,从政治军事型城市演进为政治经济综合型城市。

  三是诞生了一批新兴的民族资本工业城市和新兴的矿业城市。

③ 铁路交通建设

  铁路还突破了自然经济状态下中国城市依水路、驿道而建的格局,在铁路的沿线迅速诞生了一大批新兴的城镇,沿线的一些旧城也显著地增添了经济活力,加快了转型速度,逐步成为所在地区的经济重心。特别是一些处于铁路交叉点和铁路与主要河流、海港交汇点的地方,迅速地发展成为铁路枢纽城市和水陆交通枢纽城市。这些都显示出铁路交通建设直接、间接地推进了中国近代的城市化进程,是近代中国城市转型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推动力。

 

1.2.2近代城市的主要类型

  近代中国的城市转型,既有新城的崛起,也有老城的更新,从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新转型的城市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主体开埠城市、局部开埠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和工矿专业城市四个主要类型。

① 主体开埠城市

  主体开埠城市主体开埠城市指的是以开埠区为主体的城市,这是近代中国开放性最强,近代化程度最显著的城市类型。如上海、天津(图4-4)、汉口等。

② 局部开埠城市

  局部开埠城市不像上海、天津、汉口等那样由大片的多国租界构成城市主体,也不像青岛、湛江、大连与旅顺、哈尔滨那样形成全城性的整体开放。它们只是划岀特定地段,开辟面积不很多大的租界居留地与通商场,如济南、沈阳、重庆、广州、厦门、长沙等。其中济南(图4-5)最具代表性。

图4-4天津租界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4-5 1904年济南开埠商埠示意图

 

 

 

 

 

 

 

 

 

 

 

 

 

 

③ 交通枢纽城市

  这类城市因近代修筑铁路形成的交通枢纽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类型,如河南的郑州、河北的石家庄、安徽的蚌埠、江苏的徐州和陕西的宝鸡等。

④ 工矿专业城市

这类城市因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工矿企业的开办而兴起的新兴城市类型,有唐山、无锡、南通、大冶等。

 

1.2.3近代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

上海近代城市特点:

① 多功能经济中心与城市的多元结构:城市布局结构局部有序而全局无序。

② 近代建筑的齐备和市政建设的近代发展:建筑类型和建筑质量都达到近代发达城市应有的水平;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上,上海租界最早引进和采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的一系列做法。上海城市的近代化就是在租界先行的推动下,获得了快速的进展(图4-6)。

③ 文化边缘与海派建筑的多元兼容:上海是近代中国的文化中心,20世纪初已确立其文化中心的地位,30年代达到高峰。上海文化的宏观特色自然反映在上海近代建筑种,其特点有:“万国建筑博揽”的多元兼容(图4-7));极富时代感的新鲜时尚;讲究实效、精打细算的务实精神。

图4-6 1930年代的外滩

图4-7沙逊大厦

 

 

 

 













1.3近代中国建筑类型和建筑技术的发展

1.3.1居住建筑

  近代中国的居住建筑,可以粗分为三大类别:

① 一是传统住宅的延续发展,在广大的农村、集镇,偏僻地区的县城,少数民族聚居的城乡和一部分大中城市的旧城区中,仍然继续着旧的传统民居的建筑方式。

② 二是从西方国家传入和引进的新住宅类型,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中,有独户型住宅(图4-8)、联户型住宅、多层公寓高层公寓等。

③ 三是由传统住宅适应近代城市生活需要,接受外来建筑影响而糅合、演进的新住宅类型,如里弄住宅(图4-9)、居住大院、竹筒屋、铺屋和其他侨乡住宅形式。

 

1.3.2公共建筑

① 行政、会堂建筑

  早期这类建筑主要有外国侵略者的领事馆、工部局、提督公署和清政府的“新政”活动,军阀政权的“咨议”机构以及商会大厦,其形式多为欧洲古典主义、折中主义风格。

  20世纪20年代后,国民党政府在南京、上海等地建造了一批行政办公和会堂建筑,形式多为“中国固有式”,其中1928年建造的中山纪念堂(图-10)可容纳6000人,是当时最大的会堂建筑。

② 银行建筑

  银行建筑(图4-11)在近代公共建筑中发展较快,从1845年第一家外国银行在中国开始营业,到20世纪20年代,外国银行已遍布中国各大城市。20世纪30年代开始,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银行建筑也在各地普遍设立。银行建筑的特点是竞相追求高耸、宏大的体量和坚实、雄伟的外观及内景,成为近代大城市中最触目的建筑物。

图4-8上海吴同文宅

图4-9上海静安别墅(新式里弄住宅)

 

图4-10中山纪念堂

图4-11汇丰银行大楼

 

③ 火车站建筑

  近代在中国所修建的铁路,大多为帝国主义所控制,因而各地的火车站建筑也就多直接套用各国的火车站形式。火车站建筑外观多移植国外建筑形式,如建于1898年的中东铁路哈尔滨站(图4-12),是当时流行于俄国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建于1912年的济南火车站是仿中世纪后期德国风格。这两个火车站以及建于1900年的京奉铁路北京站和建于1927年的京奉铁路沈阳总站(图4-13,1927年,杨廷宝设计)等,建筑水平大体相当于同时期国外的火车站。

图4-12中东铁路哈尔滨站

图4-13京奉铁路沈阳总站

 

 

 

④ 商业、服务业和娱乐性建筑

  商业、服务业和娱乐性建筑,是近代公共建筑中数量最大,影响面最的重要类型,尤其是以城市中上层顾客为营业对象的大型百货公司、大型饭店和高级影剧院等,得到显著的发展,以上海、天津、汉口等商业活动集中的城市分布最多。可分为旧式的和新式的两类。

1)旧式商业服务业建筑(图4-14)一般都沿用传统建筑形式,适当采用新材料新结构进行局部改造

2)新式商业服务业建筑包括大型百货公司、大型饭店(图4-15)、影剧院、俱乐部、游乐场等,是近代中国城市商业区规模最大、近代化水平最高、建筑艺术面貌最突出的建筑。

图4-14北京谦祥益绸缎庄

图4-15上海国际饭店

 















1.3.3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

  中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大致可分为砖木混合结构、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三种基本形式。

  最先采用的是砖石承重墙、砖石拱券、木梁楼板木屋架构成的砖(石)木混合结构,所用材料仍是传统的砖、石、木材。砌筑砖石墙体、拱券,制作新式木屋架,都是传统技术,容易适应。砖(石)木混合结构从19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后,就广泛推行开来,一直是近代中小型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20世纪初开始,砖石钢骨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步兴起,1902年建造的哈尔滨中东铁路管理局办公楼和1905年建造的青岛提督公署都用这种结构。以后,钢筋取代了钢骨,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便为近代多层建筑所常用。以1908年建造的上海电话公司大楼和1916年建造的上海天祥洋行大楼为起点,多层建筑开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框架结构。

  20~30年代,钢框架结构层数不断增加。1931~1934年建造的上海国际饭店(图4-15)采用钢框架结构,共24层,高86米,是中国近代最高的高层建筑,。

  新结构和近代力学的引进和发展,突破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世代沿袭的传统法式和依赖老经验的落后状态。中国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掌握了进行科学分析和定量计算的结构设计方法,这是中国当时建筑技术的重大进步。


1.4近代中国建筑教育

1.4.1留学教育

  影响最大的是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范文照、朱彬赵深、杨廷宝、陈植、梁思成等,都先后毕业于该系,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成了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建筑设计与建筑史学的奠基人和骨干,德国与日本的建筑系偏重于工程教育,比较注重建筑技术。

  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法的建筑教育,还属于学院派的体系,设计思想还偏留于折中主义的创作路子,强调艺术修养,偏重艺术课程。


1.4.2国内建筑教育

① 1923年江苏公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设立建筑科,是由留日会国的柳士英发起,与同是留日的刘敦桢、朱士圭、黄祖淼共同创办的。

② 苏州工专于1927年与东南大学等校合并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5月定名为国立中央大学,成为中国高等学校的第一个建筑系。

③ 1928年又同时成立了东北大学工学院和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东北大学建筑系由梁思成创办,教授有陈植、童寓、林徽因、都是留美学者。

④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则是从院长杨仲子开始,包括他聘请的系主任汪申,任教的沈理源和华南圭等都是清一色留法的,基本上沿用法国的建筑教学体系,学制4年

⑤ 1942年成立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实施了包豪斯的现代建筑的教育体系。


1.5近代中国建筑形式与设计思潮

  中国近代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过渡时期,既交织着中西建筑的文化碰撞,也经历了近、现代建筑的历史搭接,它所关联的时空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因此,其建筑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新的建筑中,既有形形色色的西方风格的“洋式”建筑,又有为新建筑探索“中国固有形式”的“传统复兴”。在是西方“洋式”建筑中,既有近代折中主义建筑的广泛分布,也有“新建筑运动”和“现代主义建筑”的初步展露。中国近代建筑形式和建筑思潮是非常复杂的。


1.5.1中国近代建筑形式中的折中主义和现代建筑思潮

① 折中主义

  西方折中主义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在不同类型建筑中,采用不同的历史风格,如教堂要是哥特式的,银行则建成古典式的,剧场要选巴洛克式的,住宅要造成西班牙式的等,形成建筑群体的折中主义风貌。另一种是在同一幢建筑上,混用希腊古典、罗马古典、文艺复兴古典、巴洛克、法国古典主义等各种风格式样和艺术构件,形成单幢建筑的折中主义面貌。这两种折中主义形态,在近代中国都有反映(图4-16、17)。

② 现代建筑思潮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建筑师几乎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现代建筑”的设计。从事现代建筑创作较为显著的是华盖建筑事务所,在中国建筑师设计的现代建筑中,具有较大的影响。

图4-16上海银行汉口分行(建于1920年)

图4-17大连火车站(1935~1937年)

 

 

 

 

 

 

 

 

 

 

 

 

 

 

 

1.5.1中国近代建筑民族形式的探讨

  “中国固有形式”建筑活动,主要集中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最初则是出现在教会系统的学校、医院、教堂建筑上。这些建筑的普遍的特点是: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平面按功能要求设计,而外观则以美国建筑师墨菲(H.K. Murphy)的影响最大。

  在1935年发表了《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极力提倡“中国本位”、“民族本位”文化。1925年南京中山陵(图4-18)设计竞赛是对中国古典复兴式的建筑探讨活动开始的标志。

图4-18南京中山陵鸟瞰

图4-19南京国民党党史陈列馆(1934)

传统复兴:三种设计模式

  这股传统复兴建筑,在“中国模式”的处理上差别很大。当时针对这些建筑的不同形式,大体把它们概括为三种设计模式:第一种是被视为仿古做法的“宫殿式”;第二种是被视为折衷主义做法的“混合式”;第三种是被视为新潮做法的“以装饰为特征的现代式”

① 宫殿式

  以中山陵为起点的这批建筑,涉及会堂、行政办公、展览(图4-19)、研究机构、高校、官僚住宅等许多类型,采用新的平面布置,采取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石承重的混合结构,而外观则保留了传统复兴风格。

② 混合式

  一种当时称为“混合式”,采用局部大屋顶,仅在重点部位模仿古建筑形式这种方式的代表建筑有上海中心区二期工程——图书馆(图4-20)、博物馆(均为董大酉设计)。

③ 以装饰为特征的现代式(图4-21)

  另一种当时称为“现代化的中国建筑”,基本上采用新建筑构图,完全摆脱掉大屋顶,只是通过局部点缀某些中国式的小构件、纹样、线脚等,来取得民族格调。

图4-20上海市图书馆(旧址)

图4-21仁立地毯公司外观(梁思成)

图4-22仁立地毯公司细节、大厅(梁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