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地下墓葬制、墓道与墓室
① 原始社会,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出现了夫妻合葬或父子合葬的形式。在葬制上则出现了墓穴和棺椁。
② 商周时期,作为奴隶主阶级高规格的墓葬形式,已经出现了墓道、墓室、椁室以及祭祀杀殉坑等。代表为“武官村大墓”和“妇好墓”。
③ 西汉以前,帝王、贵族用木椁作墓室。构造有:
1) 用木枋构成箱形椁室1至数层,内置棺;
2) 用短方木垒成墓的“黄肠题凑”,内置棺及葬品。
3) “黄肠题凑”(图3-26),是帝王一级使用的椁室,等级最高。即椁室为四周用柏木枋(即方形木)堆成的框型结构。“黄肠”,指黄心的柏木;“题凑”指结构上层层平铺、叠垒,一般不用榫卯,四壁垒筑枋木全与同侧椁室壁板呈垂直方向。
④ 西汉时期砖石技术的提高,因此发展石墓室和砖墓室。石墓室又有崖墓、石拱墓和石板墓数种。崖墓多存于四川山区,石拱墓与石板墓以山东沂南石墓最有代表性。
⑤ 东汉以后,拱顶墓室成为墓室结构的主流。拱顶墓室的技术特色是:
1) 砖型多样,除空心砖、条砖外,还有各种楔形
2) 砖、企口砖,呈现出制砖技术方面活跃的创造力。
3) 发展无模架施工。
⑥ 唐、宋墓中,拱顶墓室结构运用广泛。
⑦ 明、清两代,墓室以中间3进为主,用石作拱券结构,形成豪华的地下宫殿,且更讲究棺椁的密封与防腐措施(图3-27)。
图3-26秦公一号大墓——黄肠题凑结构示意图 图3-27明代蜀王陵墓
2.3.2地上陵体
陵墓的称谓随陵体发展产生变化,由“墓"发展为“丘”,最后称之为“陵”。
① 早期墓而不坟,不封不树
南方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湖北江陵天星观一号大墓。
北方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燕下都和山东临淄故城的一批墓葬。
② 春秋战国坟丘式墓葬,后来演化为三种形式:
1) 方上(图3-28):
以人工夯筑的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形成的陵体;
秦始皇营造骊山陵,推崇坟台。汉因秦制,帝陵都起方形截锥体陵台,称为“方上”,四面有门阙和陵墙。
2) 因山为陵(图3-29)
单纯的以人力造物再难超越先人,则将自然山岳纳入陵园之中。
开凿山体的依山为陵,非国力鼎盛不可建造,非盛唐不可建造。这也正是其在汉代已有雏形,却直到唐代才被发扬光大的原因。比起昭陵更为浩大的以山为阙。
山川是守陵的门,天地为陪衬。
3) 宝城宝顶(图3-30)
明代孝陵,地下宫殿上起圆形坟称宝顶,以适应南方多雨的地理气候,便于雨水下流不致浸润墓穴,采用墙垣包绕,称为宝城。南侧建方城明楼。
至此,地面陵体完成由方形土台、土山向圆形人工构筑物之技术和形象上的转变。
图3-28明秦愍王朱樉墓 |
图3-29陕西乾县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剖透视 |
图3-30宝城宝顶示意图 |
2.3.3、陵园建筑(寝殿、神道、护林监)
① 寝殿(汉代以前)(图-31)
商代陵墓不起坟,深埋,但墓顶可能有享堂。汉陵园建制基本沿袭秦制,设庙和寝两部分,仿宫中前朝后寝之制。
汉代贵族官僚的坟墓多采用方锥平顶形式,墓前或置石享堂、石碑、石兽、石人、石柱、石阙。现存山东肥城孝堂山石墓祠,四川雅安高颐墓石阙、北京西郊秦君墓表、山东曲阜鲁王墓前石人,都属于汉墓遗物。
② 神道(图3-32)
南朝帝王陵墓神道两侧立碑、神道柱、麒麟或辟邪各一对,享堂已不存。其中梁侍中萧景墓的辟邪与墓表最为优秀,是南朝陵墓石刻的代表。
③ 献殿与寝殿并存(唐宋时期)
唐代因山为陵,将献殿建于陵园南门内,称上宫,山下设下宫——寝以便供食,从而形成上、下宫制。
宋陵设上宫、下宫,功能同唐陵。宋代皇帝死后营陵,各陵布局由陵台为方锥平顶土台,四面有陵墙、门、角阙,南面为神道,神道两侧有阙两对以及石望柱、石人石兽,相对而立。
④ 祾恩殿,隆恩殿(图3-33)
明代陵墓采用因山为陵,陵区集中,神道深远,遍植松柏的形式;陵体、祭祀建筑都串联在轴线上,致祭区形成院落2进或3进,突出朝拜祭祀仪式的重要性。
北京明十三陵合用一条神道,是明代特有的做法。
清陵陵制沿袭明制,但各陵神道分立,但后妃另建陵墓,与明陵稍有不同。
图3-31战国中山王墓M1复原图 |
图3-32明孝陵明岐阳王李文忠墓神道 |
图3-33清福陵隆恩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