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5.1元代时期建筑(1271年—1368年)

蒙古统治者的统治使两宋以来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和文化遭到极大摧残

大肆发动战争,圈耕地为牧场,大量掳掠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工人,严重破坏农业与工商业,致使两宋以来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和文化遭到极大摧残,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明显的阻碍作用,建筑发展也处于凋敝状态。

直到元世祖忽必烈采取鼓励农柔的政策,社会生产力才逐渐恢复。

元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① 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尤其是藏传佛教建筑。如北京妙应寺白塔(图2-22),由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是喇嘛塔中的杰出作品。

② 木架建筑方面,主要是继承宋、金传统,但许多构件被简化,且用料草率、加工粗糙,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远逊于两宋。


5.2明代建筑(1368年—1644年)

明朝是我国封建经济又一个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工商业和经济的发展,建筑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到了明晚期,在封建社会内部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许多城市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中心。

在农业与工商业发展和郑和7次下西洋(今东南亚及印度洋沿岸)的基础上,对外贸易也十分繁荣,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由于金、元时期北方遭到的严重破坏和南宋以来南方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稳定,使明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呈现南北不平衡。

明代建筑进步主要表现为:

① 砖已普遍应用于民居。明代砖的质量和加工的技术都有提高。 “砖细”和砖雕加工已很娴熟;

② 砖墙的普及为硬山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并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无梁殿(图2-23)。

③ 琉璃面砖(图2-24)、琉璃瓦的质量提高,而且预制拼装技术、色彩质量与品种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④ 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少,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建筑形象趋于严谨稳重。

⑤ 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如明清北京故宫、明十三陵、北京天坛等。官僚地主私园发达,尤其江南一带为盛。

⑥ 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明代家具也闻名世界。

⑦ 风水术在明代已达极盛期,这一中国建筑史上特有的古代文化现象,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图2-22北京妙应寺白塔,元至元十六年





IMG_256

图2-23无梁殿内景






5.3清代建筑(1644年—1911年)

清朝是最后一个由满族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封建专制比明朝更加严厉,使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抑制。

乾隆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达到了清朝的极盛期,人口大量增加,但统治者的掠夺也随之增加。

清代在建筑上主要是继承明代的建筑成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 造园艺术是清代的突出贡献。清皇家园林兴盛,促使私家园林繁荣(图2-25)。

② 藏传佛教建筑兴盛(图2-26)。

③ 住宅建筑百花齐放,类型丰富,民居建筑遗存较多(图2-27)。

IMG_256

图2-26西藏布达拉宫





图2-27 1945年北京四合院








图2-24琉璃面砖镶贴的九龙壁




IMG_256

图2-25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

④ 清代统一了官式建筑的模数和用料标准,简化了构造方法,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

《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2-28)是清式建筑的经典文献。

全书共分七十四卷,书中列举了27种单体建筑的大木做法,并对斗栱、装修、石作、瓦作、铜作、画作、雕銮作等做法和用工、用料都做了规定。

⑤ 在建筑技艺方面,较宋、明等朝代更加成熟、细腻。如采用水湿压弯法加工木料,对接与包镶法,玻璃的引进使用等。




图2-28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