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早期清真寺

 

  从两河流域经北非到比利牛斯,清真寺的主要形制是巴西利卡式。

2.1清真寺的形制

  形制:清真寺的形制西欧的基督教堂,圣坛在东端,为的是做礼拜时信徒面向耶稣基督受难之处耶路撒冷。大殿的进深小而面闹大,柱列横向,则是基本一致的。

  早期的叙利亚基督教堂的形制:大殿之前有宽阔的院子,三面围着进深两三间的廊子。院子中央是洗礼用的水池,有时建成洗礼堂,大多是用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建筑物。横向巴西利卡形制。

  7世纪中叶阿拔斯王朝之后,古波斯的建筑经验渗入到清真寺的形制,纵向轴线形制。

  8世纪后,也有架筒形拱顶的,平行的几条。结构和空间分划都是东西走向的,圣龛(Mirab)却在南墙正中,建筑同宗教仪式有矛盾。

  大马士革的大清真寺(图2-1),是早期的最大的清真寺,11世纪,在纵轴线的正中加了一个拜占庭式的穹顶后,成为了各地清真寺的范本。

  圣石寺(图2-2)(纪念默罕默德),采用古罗马以来的集中式的穹顶建筑物,在拜占庭帝国时发展。外观稳重、大方。形式简洁,包括着方和圆多种形体,穹顶外表贴金。又称为“金顶式”,八边形平面形制。

  9世纪,两河流域有些清真寺汲取了古波斯方形柱厅的特点,柱子纵横等距,彼此不用发券或过梁连接,而把木质屋架直接架设在柱头上。结构和内部空间没有了走向,纵横等距向心形制。


2.2授时塔

  清真寺建有专用的授时塔,塔顶有一个小亭,起初大多是方的。是外部构图的重点。

  8世纪中叶,两河流域的清真寺的塔继承了古代山岳台的做法,螺旋式的。代表作有撒马拉大清真寺。


2.3装饰

  装饰有两大类,一类是券和穹顶的多种多样的花式,一类是大面积的表面图案,这两类都是伊斯兰建筑的重要特点。

  券的形式有双圆心的尖券、马蹄形券、火焰式券、海扇形券、花瓣形券和叠层花瓣形券等等。

  8世纪中叶,两河流域的清真寺的装饰,排斥写实的形象,只有少量的形式化的植物形象点缀。这种图案,被欧洲人称为“阿拉伯图案”。文字也被编入了图案,内容多为“古兰经”的摘录。

  抹灰面上作粉画。灰粉画的风格纤细柔弱,色彩鲜艳,少量使用玻璃砖。8世纪末,开始用简单的图案式砌筑做为表面装饰。代表作有拉卡城的巴格达门。

图2-1大马士革的大清真寺





图2-2圣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