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清真寺

 

  土耳其建筑继承了拜占庭帝国的丰盛遗产。16世纪土耳其人建立奥斯曼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

4.1小亚细亚的传统

  11-13世纪,小亚细亚的清真寺大体是叙利亚式,礼拜大殿不往庭院敞开。用圆锥形或角锥形的顶子,是用叠涩法砌成(土耳其清真寺光塔的典型特征)。墙面用石板,浮雕是重要的装饰因素。但构图不严整,在室内也使用琉璃砖贴面。代表作有印迪·米纳清真寺。


4.2集中寺清真寺

  初期清真寺是广厅式,长宽约略相等,没有院落。划分为正方形的间,逐间覆以穹顶。

  14世纪中叶,发展集中式的清真式。在中央穹顶方厅的两侧和后方各辟一间稍小一点的大厅,完全向中央方厅敞开,它们上面也用穹顶。墙垣比较薄一点。代表作有勃鲁莎的叶赛尔清真寺。

  16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是伊斯坦布尔的赛沙德清真寺(1489-1578/1588年)、(图4-1、图4-2)、阿赫默德苏丹清真寺。形制都是模范圣索菲亚大教堂。

  土耳其清真寺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那些细而高的、没有收分的、分节的、以圆锥体结束的光塔。从1个到4个不等,6个是个别的例外。除了小亚细亚传统的平雕石刻图案装饰外,大量使用琉璃砖,以蓝色或绿色为主,此外有深棕色、朱红色等。也使用了西欧天主教堂的彩色玻璃窗镶嵌画,但颜色浅,画面疏朗,比较明亮。

图4-1苏里曼耶清真寺


图4-2苏里曼耶清真寺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