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浴场

3世纪,十字拱和拱券体系成熟推动罗马建筑进步。


①代表作:

卡拉卡拉浴场(图11-1、图11-2)和戴克利提乌姆浴场。

②发展:

①共和时期,公共浴场成为多用途的建筑群,浴场各种房间大致按功能需要安排,所以总是不对称的。

②帝国时期,由于拱券技术成熟,浴场把各种辅助房间都设在地下室中,拱券能防火,所以连锅炉房都放到地下去了。因此,主要房间的平面布置容易多了,逐渐趋向对称,并且形成了轴线上严谨的空间序列。

③意义:

公共浴场是古罗马最发达的功能和空间最为复杂的公共建筑。

④构成:

对称布局,双向轴线(纵轴、横轴、次纵轴)。

中部结构:包括主要的浴室空间,冷热温水浴大厅,更衣室,化妆间等。

大型开敞空间:林荫道,花园,水池,喷泉。

外圈的辅助空间,餐馆,图书馆,商店。

⑤特点:

规模巨大,空间丰富,序列严谨,装饰豪华,反映了高超的拱券技术,使用玻璃。

⑥最早的大型公共浴场:

罗马城的阿格里巴浴场

⑦主要成就:

①结构十分出色,复杂多样的券拱体系构成一个整体。

②功能很完善,所有重要的大厅都有直接的天然采光。

③内部空间组织的既简单,又多变,开创了内部空间序列的艺术手法。

④对18世纪后欧洲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内部空间组织很有影响。

图11-1卡拉卡拉浴场总平面图

图11-2卡拉卡拉浴场主体建筑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