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概况:
爱琴文化先于古希腊文化。大约形成于公元前三千纪。
它的中心先后在克里特岛(公元前二十世纪-公元前16世纪)和巴尔干半岛上的迈锡尼(公元前15世纪左右)。
爱琴文化的建筑同中王国和新王国的埃及互有影响。
爱奥尼人和多立克人建立希腊文化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爱琴文化。所以爱琴文化又被称为早期希腊文化。
它和古埃及、两河流域构成了鼎足而立的地中海沿岸三个早期奴隶制文明中心。
1.2建筑特点:
爱琴建筑特点:优美活泼,是古希腊建筑的直接来源。
克里特建筑的特点:具有显著的世俗, 结构简单、纤细华丽、毫无设防,代表建筑:宫殿、住宅、别墅、公共浴池。
迈锡尼建筑的特点:粗犷雄健,极强的防御性。代表建筑:城市核心的卫城。
2、爱琴文明主要建筑
2.1克诺索斯宫殿
①空间特点:
平面布局以一个60m×29m的长方形院子为中心,有许多采光通风的小天井,一般是每个小天井和它周围的房间自成一组。各组房子顺地势错落,一层至四层不等,内部设楼梯和台阶。底层大约有100多间房间。天井与天井之间在不同楼层上穿通,或者可从某个楼层的天井走出到山坡上。宫殿内部空间极其复杂。
②布局特点:
西侧的院子具有较为严整的内部空间序列,东侧为生活用房没有轴线,中部宫殿大门平面像横向的工字形。西部边缘有一排仓库,西北有一座露天剧场,是最早的露天剧场遗址。(图2-1)
③建筑特点:
房屋开敞,常用柱子划分室内外,部分房间封闭。有主要的房间——“正厅”,平面长方形,以比较狭的一边向前,正中设门,门前有一对柱子形成前廊。这种形式在爱琴海岸较流行。(图2-2)

图2-2克诺索斯宫殿遗址 |
2.2、迈锡尼卫城
建造时间:公元前14世纪
坐落在高于四周40-50m的高地上,卫城里有宫殿、贵族住宅、仓库、陵墓等,外面围一道大约1km长的石墙,有几米厚,石块很大,多有5-6t重,得名为大力神式(独眼巨人式)砌筑。
布局特点:宫殿中心是正厅,形制与克里特一样。正厅中有不熄的火塘,是氏族的祖先崇拜的象征。正厅是独立的一栋,四周围着杂乱的建筑物。
2.3、迈锡尼的“狮子门”
迈锡尼的“狮子门”是迈锡尼文化的重要遗存,位于迈锡尼卫城的城墙上,高3.3m、宽3.5m。(图2-3)门上有中间厚两边薄的过梁,上面为叠涩券,大致呈正三角形。过梁不承重。券里填一对对立的浮雕狮子的石板。保护中央象征宫殿的柱子。柱子也是上粗下细。
2.4、泰仑卫城
建造时间:公元前14-前12世纪
布局特点:泰仑卫城房屋整齐(图2-4),正厅在院落的正面,9.75m x 11.75m,有前室。两侧毗连者其他房屋。城防严密,非常险固,巨石垒墙,大门是横向工字平面,前后有一对柱子。

图2-4泰伦卫城平面及鸟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