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作——柱

2020年11月06日 01:35  点击:[]

4.1

① 柱可分为外柱和内柱两大类。

② 按结构部位划分:檐柱、金柱、中柱、山柱、角柱、童柱等。

③ 依构造需要划分:雷公柱,垂莲柱、嫌柱、擎檐柱、抱柱、心柱等。

④ 按外观式样划分:直柱、收分柱、梭柱、凹楞柱、束竹柱、瓜柱、束莲柱、盘龙柱等。


4.1.1 柱的发展

① 原始社会已使用木柱,普遍通过绑扎与其他构件的结合。

② 在河姆渡遗址等石器、蚌器和骨器进步的地区,已经能制作较复杂的榫卯。

③ 早期木柱大多为圆形断面,下端埋于土中,用土填塞柱穴夯实。

④ 商代时已于柱下置卵石柱础,有的石上再加铜。

⑤ 秦代已有方柱。汉代石柱更增加了八角、束竹、凹楞、人像柱等式样。

⑥ 南北朝时受佛教影响,出现了高莲瓣柱础、束莲柱,以及印度、波斯、希腊式柱头,但上述外来形式后来没有得到发展。

⑦ 五代柱多为八角或圆形断面。宋代以圆柱为最多,另有八角形和瓜楞断面,并出现我国现知最早的梭柱(图1-8)形象。《营造法式》中已有梭柱做法,规定将柱身依高度等分为三段,上段有收杀,中、下二段平直。

⑧ 元代以后重要建筑大多用直柱。

⑨ 明代南方某些建筑重新采用梭柱,如皖南民居或祠堂。


4.1.2 柱的比例尺度

柱子的断面与高度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东汉崖墓石柱的宽高比在1/2~1/5之间;唐佛光寺大殿木柱为1/9;宋《营造法式》中大木作用料也有明确规定。

清代北方建筑为1/10~1/11左右,而南方民居由于屋面荷载较结构轻,一般在1/15左右。

随着对结构认知的发展,柱子的断面与高度的比例由大到小产生变化。

古代建筑的内外柱有等高、不等高之分,而宋代建筑两种做法都有。

按照室内空间的不同要求、荷载的大小来选择长度和断面不同的柱子,是木构建筑结构上的合理进步。


4.1.3 柱的细部做法

“侧脚”: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均向内倾斜柱高的1/100,在两山向内倾斜8/1000,而角柱则两个方向都有倾斜。

若为楼阁建筑,则楼层于侧脚上再加侧脚,逐层内收。

在柱的拼合方面,《营造法式》中已有将2~4根小料拼合为大料的图样,其内部用暗榫,两端及外侧用银锭棒。

明、清则以铁箍包绕。柱的上端和下端都作凸棒,以插入斗和柱础。

柱与阑额(清称大额枋)相交处,也用卯相联系,再用木钉穿串固定。


4.1.4 柱网排列与做法

① 单槽

单槽即是在殿身内再设一行内柱作为前金柱或后金柱,形成一大一小两个平面扁长空间。如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便是单槽形制。

② 双槽

在建筑檐柱为主构成的殿身内设前后两行内柱,把整个殿内平面分成前、后、中三个大小不等的空间,中部空间大于前后的空间,此种做法宋《营造法式》称为双槽。如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等。

③ 分心槽

在殿内正中对应屋脊的位置设一行与前后檐柱相平行的柱子(中柱),把殿身内部分成前后两个相等的空间,称为分心槽,常用于门庑建筑中。

④ 都柱

在秦、汉宫室建筑遗址和崖墓中,有的于厅堂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汉文献中称为“都柱”。这种形制,很可能是原始社会袋穴穴居及半穴居建筑的遗风。

⑤ 满堂柱

在建筑平面所有柱网交叉点布柱称满堂柱。如唐大明宫麟德殿则为满堂柱式。

⑥ 减柱造/移柱造

在建筑平面部分柱网交叉点不设柱子的称“减柱造”;柱子不在柱网交叉点的称“移柱造”。减柱和移柱这两种做法都是为满足有较大内部空间或分割空间的特别要求的建筑所采用。减柱造/移柱造在宋、辽、金、元建筑中常见,在明清已不使用。

⑦ 副阶周匝

在建筑主体以外另加一圈回廊的做法,宋称“副阶周匝”,一般应用于较隆重的建筑,如山西的圣母殿、释迦塔等。在殿阁主体外围加建的廊屋也称“副阶”。

⑧ 金厢斗底槽

由内外两圈柱组成相似“回”字的内外两层柱网形式,因外圈柱像“斗口”,内圈柱像“斗底”或“箱底”,故而叫做金厢斗底槽。金箱斗底槽可理解为在双槽的基础上,在两端稍间各多加一根中柱。

上一条:屋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