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历史: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建造园林,以后屡次更换园主,或为官僚地主的私园,或为官府的一部分,或散为民居,其间经过多次改建。20世纪50年代初进行了全面修整和扩建。
拙政园包括中部、东部和西部三个部分。
拙政园特点:
① 园林位于住宅北侧,原有园门是住宅间夹弄的巷门,中经曲折小巷而入腰门现在园门已移至东部归田园居南面),内有黄石假山一座作屏障,使人不能一眼看到全园景物。山后有小池,循廊绕山转入远香堂前,顿觉豁然开朗。这是古典园林常用的大小空间对比手法。.
② 园林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临水建有不同形体、高低错落的建筑物,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各种建筑物较集中地分布在园南面靠近住宅一侧,以便与住宅联系,其中远香堂是中部主体建筑,居中心位置,它的周围环绕着几组建筑庭院:花厅玉兰堂、西南小沧浪水院、枇杷园、海棠春坞、西北楼廊院等。
③ 远香堂采取四面厅做法,四周长窗透空,可环视四面景物。堂北临池设宽敞的平台,池中累土石成东西二山,二山之间隔以小溪,但在组合上则连为一组,起着划分池面和分隔南北空间的作用。
④ 远香堂西与南轩相接,池水在此分出一支向南展延,直至界墙,这一带水面以幽曲取胜。廊桥与两侧亭廊组成水院。小沧浪透过小飞虹桥,以山楼作远处背景,空间层次深远,景面如画。
⑤枇杷园一区建筑不多,院内布置简洁,东与听雨轩及海棠春坞二小院相邻,并用短廊相接,在不大的面积内分隔成几个空间,通过漏窗门洞又可连成一气,似隔非隔,增加了景面层次。

拙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