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位于北京紫禁城西侧,最早是金中都北郊离宫-大宁宫。元时称为太液池(含今北海、中海两部分),明时仍沿用,并在南端加挖“南海”,统称西苑,是明朝的主要徇苑。清代三海规模未有扩展,但建筑物大量增加。
三海是帝王游息、居住、处理政务的重要场所。清帝在城内居住时,常在苑内召见大臣,宴会公卿,接见外藩,慰劳将帅,武科较技。冬天则在三海举行“冰嬉”(滑冰游戏)。三海布局以池岛为中心,池周环以若干建筑群,与唐长安大明宫太液池的手法相似。琼华岛山顶元明时有广寒殿,清顺治八年改建为喇嘛塔,成为全园构图中心。乾隆时岛上兴筑了悦心殿、庆霄楼、琳光殿和假山石洞等,并在山北沿池建二层楼的长廊,以衬托万岁山。
明清三海特点:
1.“琼岛春荫”主景突出。
2.作为城市水系重要一环。
3.西苑宫城相依相衬。
4.城市立体轮廓标志。
图左:明、清西苑三海总平面图 图右:明、清西苑三海鸟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