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十三陵是中国明代13个皇帝的陵墓,距今已有300到500年的历史。十三陵广达40平方公里,建造用时长达200多年(1409-1644),工程极为浩大。陵区三面环山,蟒山、虎峪雄踞两侧;北京平原横陈于前。神路长达20余里。
明十三陵的主要特点:
①十三陵以天寿山为屏障,三面环山,南面敞开,形势环抱。神道南端左右各有小丘,如同双阙,使整个陵区具有宏伟、开阔的气势。
②十三陵以永乐帝的长陵为中心,分布在周围的山坡上,其陵门、享殿、明楼的布置大体参照长陵制度,尺度则较小。如:长陵祾恩殿9间重檐庑殿,永陵为7间重檐歇山,其他各陵都是5间。
③十三陵总体布局特色:
a、陵区东西北三面山峦环抱,十三陵各据冈峦,面向中心—长陵;
b、陵区入口起点石牌坊遥对天寿山主峰;
c、使用共同神道,各陵不再单独设置石象生碑亭之类;
d、为使左右远山的体量在视觉上感到大致均衡,神道略向体量小的山峦而距大者稍远;
e、轴线长而富于变化,各单独陵墓的空间变化也很丰富.
明十三陵鸟瞰图
明十三陵平面图